400 0600 557 转 42
还记得上学时背诵的《桃花源记》吗?小时候不懂,现在长大了,身处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,对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,谁又不心生向往呢?其实,淮北也有个桃花源,你知道吗?快来御溪桃花源看一看吧!
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,内心都藏着园林梦。
中国人爱园,从先秦时便已开始。无论是五柳先生的"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",还是如今苏州园林的"咫尺之内再造乾坤",这些耐人寻味的深远意境无不描摹了一种置身大自然的真实场景。
沈德潜《复园记》所述:"不离轩堂而共履闲旷之域,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之胜。"达官私园--恭王府萃锦园、半亩园、勺园,岭南私园--可园、徐荫山房、林家花园,以及权贵商贾的庄园和大院。由古及今,中国人的骨血中都流淌着对于土地、院子、园林的深深眷恋。
御溪桃花源借鉴传统居住文化中的建筑美学,传承开合有度的中国礼制,通过一轴、一环、八苑"将中国宅门体系巧妙植入,形成空间的起承转合,秉承传统造园手法,融入现代审美和技艺,精工打造一个"居之者忘老,寓之者忘归,游之者忘倦"的诗意高贵宅邸。
对于当代都市精英来说,既追求物质生活的丰盛,又对艺术品位有极高的要求。对于房子来说,不再是单一的居住功能,更是一个诗与远方的艺术空间。
作为家族的脸面所在,门,更是一座城市耀眼的精神封面。为了匹配居住者的身份与仪仗,御溪桃花源精雕细琢礼仪之门,与入口处景观相辉映,构成别致的迎宾空间,迎宾照壁、中式府门、对称石狮、意趣小品、禅意水景,营造曲径通幽、忽逢美景的中式意境,归家的仪式感十足。
濯绥二字取自《楚辞》:"沧浪水之清兮,可以濯我缨。
入门之后就是一个水系,两侧对称植被搭配,水景墙把入门景观和中央景观相隔开来,又巧妙在水景墙中间建造一个幽长的景观视线,景墙后面的景观若隐若现,营造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。水景短廊相接,成为御溪桃花源业主归家旅途中难以抗拒的柔美风景。
御溪·桃花源一线山墙,取自《桃花源记》"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",打造幽巷空间。以松石作为主景,双面成景,,景墙围合巷道,搭配两侧片石山影,人行其间,恍若身处山中。提取观山之形,绘水之状的抽象构成,以写意的设计手法,打造高雅的空间气质,同时结合中心的下沉特质,运用流水装置,营造层次丰富、特色鲜明的多维景观空间。
在这繁华的都市,营造一处静谧的身心归处,以雅客的姿态,观园生活意境,寻文人之精神,体会诗意生活之美好,为先锋人士构筑理想空间境域。
御溪桃花源,建面约108-140m星境洋房,98-123m天幕高层,以三进礼制,迎接大家归来!